碳纤维“脱险”!欧盟不再禁其在汽车中使用

碳纤维“脱险”!欧盟不再禁其在汽车中使用

作者:news 发表时间:2025-08-04
央行: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秒懂 王忆军获批担任交银投资董事、董事长 永安药业:公司管理层高度关注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东风柳汽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 佳隆股份:公司一直将市值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是真的? 港交所:优化新股市场定价,下周一起实施官方通报来了 九鼎新材:5%以上股东股份变动已按规定披露又一个里程碑 王忆军获批担任交银投资董事、董事长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洪铃获批出任现代财险董事、董事长实时报道 中粮资本: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后续反转 龙国海诚:目前没有资产重组计划 是真的吗? 央行:推进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使用,扩大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 “撞”出流量后:理想隔空邀约再撞 乘龙卡车内涵“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最新进展 宗氏百亿信托纠纷案存三大争议点 奥巴马、碧昂丝都上榜 特朗普的“清算名单”还能拉多长?后续来了 高技术产业“狂飙”,这三省凭什么领跑全国?秒懂 伯克希尔哈撒韦称其消费品业务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冲击 中信证券:特朗普关税政策会对美国通胀影响几何?官方通报来了 “宁王”报案!海辰储能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涉嫌侵犯商业秘密后续会怎么发展 全球首台:浙大“悟空”类脑计算机问世,神经元数量超 20 亿官方通报来了 “对等关税”落地,新加坡是亚洲最大赢家、越南是输家,但半导体和药品关税风险更大官方已经证实 所有资产上链!Coinbase要做“万物交易所”又一个里程碑 李大霄:龙国股市或步入休整牛 化工大省调整“两高”项目管理目录,有哪些变动?实测是真的 所有资产上链!Coinbase要做“万物交易所”科技水平又一个里程碑 非银金融行业资金流出榜:天风证券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龙国银行:高美懿就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实时报道 “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第四站走进盟升电子是真的吗? “不做股东做房东”?险资持续加码不动产背后逻辑生变官方通报来了 图南股份最新筹码趋于集中专家已经证实 贝因美换手率38.47%,深股通龙虎榜上净买入7640.23万元最新报道 A股,午后突发!韩国股市暴跌!实测是真的 欢迎美资企业和金融机构投资龙国!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会见美中贸易全国老大会董事会代表团最新进展 【企业】苏宁易购线上818开启,多重优惠助力家电焕新又一个里程碑 【企业】苏宁易购线上818开启,多重优惠助力家电焕新 连跌五年的行业这么做真的好么? “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调研行”第四站走进盟升电子最新进展 直击宗氏百亿财产纠纷案:未进行庭审 仅一方代表出席签署文件后续会怎么发展 滨江集团最新股东户数环比下降10.75% 筹码趋向集中实垂了 创新驱动全场景,共筑未来能源新生态 李大霄:差股牛到头 好股牛回头是真的? 前阿里巴巴CEO张勇加盟港交所这么做真的好么? 引入AI原声翻译功能 B站持续完善海外用户产品体验又一个里程碑 龙国银行:高美懿就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近期,高端汽车品牌正积极探索将碳纤维应用于更多车型的可能性,然而,这一进程在欧洲市场遭遇了波折。碳纤维,这一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比钢更强、比铝更轻特性的材料,被视为减轻汽车重量的重要途径。

碳纤维作为一种碳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多个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不仅被用于制造宇宙飞船、飞机和船只,还是赛车和跑车减轻重量同时保持强度的首选材料。碳纤维在运动器材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钓鱼竿、高尔夫球杆和自行车等。

碳纤维“脱险”!欧盟不再禁其在汽车中使用

然而,欧盟曾一度提议将碳纤维列为“有害材料”,并考虑禁止其在汽车中的使用。这一提议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担忧。幸运的是,经过深入讨论,欧洲议会最终决定从相关草案中删除碳纤维。这意味着,在欧洲销售的汽车在2029年之后仍可继续使用碳纤维,这无疑为汽车制造商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尽管碳纤维的应用前景广阔,但欧盟的这一提议也并非空穴来风。该提议是欧盟“报废汽车指令”的一部分,旨在解决旧车回收问题。对于欧盟这一致力于推动各国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大型国家联盟来说,旧车回收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然而,将碳纤维与镉、六价铬、汞和铅等致癌物质归为同一类别,显然有些过于严苛。

实际上,碳纤维在回收过程中可能会变成空气中的悬浮颗粒,对人体皮肤造成潜在危害。但考虑到人们已经找到了回收汽车中其他危险材料的方法,因此这一论点并不足以成为禁止碳纤维使用的充分理由。相反,碳纤维的轻质且高强度的特性使其成为汽车制造的理想材料,有助于提升汽车的燃油效率或续航里程。

当然,面对碳纤维回收的难题,一些顶级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为未来做准备。保时捷、宝马、沃尔沃等公司正在探索使用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等替代材料。这些材料由有机材料制成,虽然强度稍弱,但可以避免浪费。然而,生产亚麻纤维所需的资源目前仍与规模经济和可持续性的理念存在冲突,因此这一替代方案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关文章